美国国务院日前宣布放宽与台湾交往限制,几乎在同一时间,两党在参议院推出长达283页的法案,宣示美国以多种手段对付中国的立场,包括加强与台湾的伙伴关系。近期共机进入我西南空域频次屡创新高,辽宁舰编队训练轨迹对台形成“半包围”之势,应是对美国的回应。川普下台后外界一度幻想的“美中缓和期”已烟消云散,中美的激烈较量恐怕才刚刚开始。
北京以军事力量挣脱“第一岛链”,美国势必以各种军事性质活动回应中国,近日美军刻意秀出海军官兵遥望辽宁舰的照片,便是明证。同时,由于亚太各国对中国大陆的不安全感上升,美国传统盟友更愿意与拜登政府修复关系,美、日、印、澳的“小北约”正加速形成。在日本首相菅义伟访美前夕,大陆外长王毅急忙主动致电日本外相,试图拉住日方进一步靠拢美国的趋向。但只要回顾拜登上台后数次美日安保对话,已将共同因应台海事变纳为共识,预计北京的努力恐怕要白费了。
问题核心在台湾。从美、日角度看,无论两岸经济、社会如何交流合作,两岸谈判如何推进,只要台湾在政治、军事上确保处于由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架构之下,台海“维持现状”对美、日的利益就不构成威胁。但随著过去20年大陆海空军力量强势崛起,去年一举打破70年的台海中线默契,美军频频以临近中国大陆12海哩的飞航侦查作为反制。美中在台海、南海区域的军事较量,已经从展示“自由航行权”升级为短兵相接的“战争边缘策略”。
无论台湾是否存在战争危机意识,但美国将台湾“要塞化”已板上钉钉,大陆也日益不在乎“两岸关系”,而从“中美硬实力博弈”角度,尽可能挤压台湾的战略空间。对台湾而言,这是一个灾难性的过程:美国对台“要塞化”的本质是“炮灰政策”,即使万般努力避免触碰北京的武统红线,但还是必须尽最大可能扩张军事力量,无限增加大陆攻台成本;同理,在美中台海军事较量下,“两岸交流”若在北京看来变成可有可无,台湾人民的感受不再重要,那麽,北京对两岸终局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考,势必与台湾现有的宪政理念、民主价值背道而驰。
长久以来,台海和平创建在两大认知基础上:一是两岸之间紧密的经济社会链接,是大陆对台动武“成本考量”的最大来源;二是冷战后中美“合作大于竞争”的总体基调,保障了台湾在中美之间的灵活地位。然而,随著川普任内美中关系急转直下,拜登上台后部分继承川普对中政策,再加上蔡英文执政以来不断深化美台政治军事合作,北京自身对中美关系、两岸关系的定性亦出现变化,台海和平的两大认知基础已经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。
由于民进党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,自我切断两岸之间原本紧密的纽带,甚至将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目的的政治军事挹注,视为对台湾主权的“力挺”,导致北京不可能再区别对待美台,也不可能再区别对待蓝绿。换言之,北京将美方、蔡政府,甚至包括国民党亲美派,都视为“同一条线”,这样一来,即便台湾“春暖花开”喊破嘴,都不会影响陆方的既定策略。
简单比喻,台海和平的第一道安全阀“九二共识”已经被冲破许久了,第二道安全阀是“中美力量均势”,目前也处于松动和脱节的临界点,最后一道安全阀就是“两岸链接”。从近期国徽议题可看出,蔡政府的修宪不会也不敢触碰法理台独的红线,但仍不足以扭转台海和平危在旦夕的局面。
蔡政府最需要做的是让大陆了解,台美长期存在的政治军事联系,是源于1949年以来台湾对大陆的不安全感与不信任感,这一点是台湾社会的共识,但这与追求台独完全是两码事。如何证明这一点?多强调两岸的链接:基于《中华民国宪法》两岸同属中国、基于历史文化两岸同属中华民族,呼吁大陆和美国比赛谁对台湾人民更好,让台湾对大陆制度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逐渐消融。
本文由:RAYBET雷竞技官网 提供
关键字: 竞技·RAY竞技(RAYBET)RAYBET雷竞技官网|最佳电子竞技即时
上一篇:防御驾驶一点通
下一篇:家族企业抗疫的五大优势